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四种范式”——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哲学拔尖2.0两校论坛暨第三届清华大学水木哲学学堂论坛专题讲座系列三

日期:2023-11-12 点击数: 来源:

11月3日下午14:00-15:30,“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哲学拔尖2.0两校论坛暨第三届清华大学水木哲学学堂论坛”第三场专题讲座在东荣大厦A904会议室举办。主讲人为吉林大学匡亚明卓越教授张盾,讲座主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四种范式”。本场讲座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夏莹主持。

 

张盾老师从改革开发以后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本解读、思想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种范式,具体解读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向。

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张盾老师称为“新马哲”,其动机为解放思想、批判教科书哲学提高马哲的学术水平。“新马哲”研究的问题就从改革开放最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展开,并反思和批判教科书哲学。以宏大叙事的模式提出观点、概念辨析和追踪热点问题为基础的“新马哲”,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学科基础和问题格局。但这脱离了马克思文本,自行构造自己的新问题和新领域缺乏哲学史的维度和功夫,停留于就事论事的概念辨析。

文本解读范式“回到马克思”为标志性口号,提出重新仔细阅读经典著作,重新发现和确定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和原初语境,把其带入到当代学术的场域进行解读。其优点为从梳理马克思原典到强调对其原典的仔细解读,强调关注细节、关注原初语境也为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巨匠和巨作,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深刻的并且和时代密切相关的对马克思的总体理解。不过“西马”研究易脱离中国现实,有着大规模挪用的弊病。

思想史研究是理解马克思必须具备的一种维度,张盾老师以“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历史的、现实的观点”的定式为例,强调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要加入思想史的研究,提出我们必须放弃对马克思哲学的抽象理解和抽象赞同,重新发现其中包含的超越性、连续性和断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张盾老师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必备原典、哲学史和西马三条建议相结合,强调要本土化、现实化。

专题讲座在学生提问环节后,以热烈的掌声圆满结束!

                                                    供稿人:张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