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4日至6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教授来我院做了题为“青年马克思新论——以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关系为主线”的系列名家讲座。讲座由威尼斯电子游戏大厅、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办。我院盛传捷老师主持了本场讲座。
韩立新教授第一讲“从国家到市民社会”解释了关于青年马克思解释的三种模式、“卡尔·马克思问题”、马克思从国家到市民社会的思想转变、马克思问题意识发生转变的原因、为什么需要政治解放等问题。最后,他引用恩格斯《卡尔·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也就是政治经济学,而当时要切实地研究这门科学,在德国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英国或法国才有可能”作为结论。
韩立新教授第二讲“《巴黎手稿》:马克思思想从早期到成熟到转折点”解释了《费尔巴哈论》遗留下来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转变说”的缺陷、“异化”概念的含义、《巴黎手稿》的文献学、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异化逻辑影响的共产主义认识等问题。最后,韩立新教授指出,从《穆勒评注》开始到《第三手稿》,马克思已经摆脱了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束缚,转而接受了黑格尔的异化辩证法,开始了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态度的逆转过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异化劳动”和“交往异化”的结合,是一种新型异化论。
韩立新教授第三讲“马克思的自我异化理论——广松涉的‘恩格斯主导说’批判”解释了广松涉所提出的“自我异化”问题,“精神”的自我异化与“人”的自我异化,马克思放弃了自我异化逻辑的原因,广松涉理论的缺陷等问题。最后,韩立新教授指出,马克思并没有放弃他在《巴黎手稿》时期的自我异化逻辑,他在《形态》中要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并不是自己在《巴黎手稿》中确立起来的“自我意识的自我异化”(劳动)本身,而只是要清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自我异化逻辑。所以,异化论仍然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
三场讲座结束后,我院师生踊跃向韩立新教授提问,韩立新教授做出深刻细致的解答。三场讲座使师生们获益良多。最后,盛传捷老师对每一场讲座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全体师生再次对韩立新教授的讲座致以诚挚的谢意。(撰稿人:陆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