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下午1点,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立雄教授,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9楼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威尼斯电子游戏大厅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董才生教授主持。
杨立雄教授在本次讲座中阐述了残疾人社会政策的理论转型、中国残疾致因的认识路径,梳理、总结了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模式的演进及实践模式,探讨了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重点议题及未来的改革路径。
杨立雄教授指出残疾是一种社会建构,与文化紧密相关,并与身份认同存在密切关联。残疾人社会政策理论经历了由医疗模式到社会模式的转变,医疗模式将残疾视为一种损伤,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康复、医疗等手段使其恢复成“健全人”,社会模式认为造成残疾的原因在于环境障碍、社会负面看法及社会歧视,消除各种社会障碍、普及无障碍信息等成为促进残疾人独立、过上有选择及可以自我控制的生活的主要手段。基于此,西方社会的残疾人社会政策实践模式经历了由特殊保护模式到“正常化”模式的转变,并在意识到社会模式存在种种不足的基础上,实现了残疾人社会政策的理论转型,即认为残疾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医疗、社会、政治的干预,残疾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需要普惠性的社会保护。
杨立雄教授认为,中国残疾致因的认识沿着“个人主义—生物缺陷—社会致因”的路径发展,相应地,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模式由居养模式、医疗模式向混合模式演进,并在实践上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策路径依赖,造成社会政策主体及工作方式乏力的困境。
对于当前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杨立雄教授指出,残疾人口结构变化、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存在差距、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未来的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重点议题应围绕农村残疾人脱贫、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健康、独立生活、社会融合五方面开展,并从政府职能的回归、管理/服务/代表的逐步分离、从菜单式服务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残疾人社会政策的改革,实现从人道主义到社会权利的理论创新、从管理服务到压力集团的组织创新、从追加到嵌入的手段创新。
杨立雄教授在讲座结束后,与在场聆听的老师与同学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对政府购买助残服务、无息补贴残疾人商业保险、福利与就业的关系与矛盾、政府在消除社会歧视方面的责任、将残疾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事业等多个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杨立雄教授的讲座理论深度与诙谐幽默并存,剖析了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逻辑清晰、思维缜密,使前来聆听讲座的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威尼斯电子游戏大厅刘婧娇撰稿)